为鼓励大学生创新创作激情,造就更多的创新型、实用型、复合型人才,为世界桥梁建设发展贡献智慧,特举办2025 世界大学生桥梁设计大赛(校赛)。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大赛目的
世界大学生桥梁设计大赛,旨在为大学生提供实践桥梁设计的机会,引导高等学校培养大学生的创新思维、综合设计能力与团队协作精神;加强学生运用材料、力学、结构和美学等技术知识,培养工程设计和实践能力;鼓励学生针对实际需求,进行桥梁设计探索,体验工程设计过程;吸引、鼓励广大学生踊跃参加学科竞赛活动,激发大学生从事桥梁设计和土木工程职业的兴趣。
二、大赛内容和评价标准
1.本次大赛为固定命题,参赛选手须从两个赛题中任选其一开展设计,自行命题视为无效。
赛题 1:西北地区跨黄河城市桥梁; 赛题介绍见附件 1。
赛题 2:热带海岛度假区人行天桥。赛题介绍见附件 1。
2.参赛作品及成果提交要求,见附件 2。
3.参赛作品评价标准和评分规则,见附件 3。
三、参赛对象及要求
全体在校大学生,包括本科生及高职学生,以团队或个人形式参赛均可,每部作品参赛选手最多 5 人,可跨国、跨省、跨校、跨专业自由组队,但第一参赛选手需为我校学生。 每部作品指导教师最多 2 人,且为我校在职教师。
四、报名方式
1.竞赛时间
(1)报名截止日期:2025年9月10日
(2)参赛作品提交截止日期:2025年9月16日
(3)现场评审:暂定于2025年9月23日
2.报名方式
通过扫描下方二维码加入竞赛交流群,后续事项将通过QQ群通知。竞赛负责人:杨老师,联系电话:15041831594

五、作品提交内容及要求
(一)作品提交内容
参赛作品只需要提交参赛作品设计文件册及演示文稿电子版材料,不需要提交实物模型。
(二)作品提交要求
1.全部电子版材料形成一个压缩包,命名“赛题名称+ 第一参赛选手姓名+手机号”,发至邮箱 yangyuting0806@163.com,邮件标题与压缩文件同名。
2.作品语言为中文简体或英文。
3.参赛作品一经提交,不予返还,请选手自留底稿。
六、作品法律须知
大赛组委会拥有参赛作品的使用权(不另付稿酬),保留对作品的后期技术处理权,使用方式包括出版图书、画册、视频、 模型展览、技术推广等。
作品一经提交,视同参赛选手承诺已提交的设计作品为本人原创,未剽窃他人成果,未侵犯他人的知识产权。若发生与上述承诺相违背的情形,将取消作品获奖资格,并由参赛选手自行承担全部法律责任。
主办单位:沈阳城市建设学院教务处
承办单位:土木工程学院
道路桥梁与渡河工程教研室
附件 1-1赛题 1 介绍
一、大赛题目
西北地区跨黄河城市桥梁
二、项目背景和设计条件
黄河穿越西北某重镇城市,形成 U 形河谷地貌,两岸为城市核心区,交通繁忙。随着城市发展,两岸的联系日益紧密,需建 设桥梁满足两岸交通需求,同时打造兼具高效通行、景观地标与市民休闲功能的标志性建筑。
1.拟建场地和用地范围
拟设计桥梁跨越黄河,黄河在桥位附近呈东西走向,河中间江心洲距离北岸约 120m,沿桥轴向宽度约 300m,江心洲与南岸之间水域为通航区域。两侧河岸有滨河路。
2.两岸地物信息
拟设计桥梁位于城市中心区域,北岸滨河路靠近山体,规划有工业用地和已建住宅小区;南岸滨河路通往市中心,周边均为商业办公楼区域。
3.河道相关信息
河床宽度约260m,河底高程 1510.5~1514.5m,北岸滨河路高程1521.008m,南岸滨河路高程 1524.516m,江心洲地面高程约1517.7m。
河道通航净空 134.0×8.0m,最高通航水位 1518.2m。
大桥需跨越滨河路,实现两岸主干道车辆通行,还应满足黄河上船舶通行功能,同时需设置观光人行道,通过观光通道(电 梯、楼梯、坡道或其他可行方式)与既有滨河路人行交通相连接,以满足当地居民和游客观光休闲的功能。

图 1 桥梁平面和周边地物信息
图 1 所示信息见“大赛赛题 1 附件 1-桥梁平面和周边地物信息.dwg”, 请从大赛 QQ 群文件自行下载。
4.桥梁轴线地形和桥面标高

图 2 桥梁轴线立面信息
图 2 所示信息见“大赛赛题 1 附件 2-桥梁轴线立面信息.dwg”,请从大赛 QQ 群文件自行下载。
5.桥梁设计断面信息
拟设计桥梁为双向 4 车道桥梁,同时具有双向人行功能。桥 梁参考横断面如下图,参赛者也可自拟满足上述使用功能的断面。

图 3 桥梁横断面布置
图 3 所示信息见“大赛赛题 1 附件 3-桥梁横断面布置.dwg”,请从大赛 QQ 群文件自行下载。
三、设计主要指标
1.桥梁荷载标准:汽车荷载:公路 I 级,人群荷载 2.9kPa;
2.桥梁宽度和等级:双向 4 车道+两侧人行道,宽度 25.3m;
3.航道等级:V-(3)级,通航净空≥8m,通航净宽≥134m;
4.设计洪水频率:1/300;
5.温度荷载:平均温度 10℃,整体升降温±25℃。
四、设计主要标准
本次大赛需遵循以下规范,可参考其他规范。
1.《城市桥梁设计规范》(CJJ 11-2011);
2.《城市道路工程设计规范》(CJJ 37-2012);
3.《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 B01-2014);
4.《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JTG D60-2015);
5.《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JTG 3362-2018);
6.《钢结构设计标准》(GB 50017-2017);
7.《公路钢结构桥梁设计规范》(JTG D64-2015);
8.《城市桥梁养护技术标准》(CJJ 99-2017)。
五、设计要求
1.参赛选手须针对拟建大桥进行整体方案构思,根据给定的技术规范和设计要求,设计一座桥梁。本赛题着重桥梁上部结构和墩柱的概念性方案设计,对基础结构仅做形式选择要求。
2.设计方案中应充分考虑大桥所处环境和空间,贯彻安全、 适用、经济、美观等设计理念,力求在满足交通功能的同时,体现设计创新性、技术可行性(含结构效率和可靠性、可实施性)、 美观价值和环境融合度。
附件 1-2赛题 2 介绍
一、大赛题目
热带海岛度假区人行天桥
二、项目背景和设计条件
项目位于热带海岛某滨海度假区,商业综合体与滨海绿地之间被一条市政道路和一条景观水系分隔,随着商业综合体的开发, 周边区域人流量愈发增大,需要修建一条人行通道跨越市政路及景观水系,连通西侧商业综合体及东侧绿地。
1.拟建场地和用地范围
河流与市政路大致呈南北走向,人行桥西侧应分别连接商业综合体地面及二层,东侧接市政路侧绿地。人行桥平面造型不限, 起终点结合平面造型需要可在一定范围内自行拟定,与商业综合体空间关系如下图所示。

图 1 天桥用地范围和平面
已知西侧商业综合体二层标高为 10.66m,建筑外部地面标高 约为 4m,商业综合体目前未开发,建筑外形可自行拟定。东侧为绿地和酒店。
2.拟建人行天桥周边地物信息
拟建人行天桥在 CGCS2000 坐标下的定位:
经纬度: g109.73786116,18.35221397(GCJ-02 坐标);
横轴墨卡托投影坐标: XY: 366154.43,2030620.402(中央经 线 111°)。
两岸地物等信息和人行天桥大致位置如下图所示。

图 2 桥位实景照片
图 2 所示信息详见附件“大赛赛题 2 附件 1-拟建人行天桥位置.kmz”,请从大赛 QQ 群文件自行下载。
3.拟建人行天桥地形地物纵断面

图 3 桥梁轴线立面信息(高程:m)
图 3 所示信息见“大赛赛题 2 附件 2-桥梁轴线立面信息.dwg”,请从大赛 QQ 群文件自行下载。
4.河道和其他信息
根据景观水系河道设计资料:河底高程-1.93~-1.72m,景观 河流与海连通,平均低潮位 0.21m,平均高潮位 1.80m,平均潮位1.03m,通航高水位 2.18m,设计洪水位 2.78~2.80m,河岸高程3.720m。
河道通航净空 25×4.5m。
桥梁抗震等级标准:场区地震动峰值加速度为 0.05g。
根据野外钻探、原位测试及室内土工试验成果综合分析,本次勘察钻探深度范围内的地层主要为第四系全新统海相沉积层,下伏三叠系花岗岩,地层为冲填土、中砂、粗砂、砾质粘性土、强风化花岗岩、中风化花岗岩。
三、设计主要指标
1.桥梁荷载标准:人群荷载按 5.0kPa;
2.桥梁宽度:总宽度不少于 4m;
3.梯道:两侧应各设置一个人行、自行车梯道,其技术参数满足规范要求,允许设置电梯;
4.桥下净空高度:满足市政道路净空要求,≥4.5m;
5.无障碍设计:人行桥各部分纵坡应满足无障碍设计要求,并考虑设置电动直梯,以实现残疾人的无障碍通行;
6.顶棚:人行桥应设置具有防雨、遮阳功能的顶棚。
四、设计主要标准
本次大赛需遵循以下规范,可参考其他规范。
1.《城市桥梁设计规范》(CJJ 11-2011);
2.《城市人行天桥与人行地道技术规范》(CJJ 69-95);
3.《城市道路工程设计规范》(CJJ 37-2012);
4.《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 B01-2014);
5.《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JTG D60-2015);
6.《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JTG 3362-2018);
7.《钢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7-2017);
8.《公路钢结构桥梁设计规范》(JTG D64-2015)。
五、设计要求
1.参赛选手须针对拟建天桥进行整体方案构思,根据给定的技术规范和设计要求,设计一座桥梁。本赛题着重桥梁上部结构和墩柱的概念性方案设计,对基础结构仅做形式选择要求。
2.人行天桥需连接西侧商业综合体地面和二层,东侧仅需跨过市政路连接绿地。人行桥平面造型不限,起终点位置、人行桥造型可在给定 KMZ 文件的框定范围发挥。梯道布置为人行桥整体 造型的一部分,其布置可自由发挥。
3.该人行天桥作为重要桥梁,其设计方案既应满足该区域的 交通功能,方案设计贯彻美观、新颖、实用、经济的理念,应充 分分析现有周边环境和空间,考虑该地区的景观等因素,并应注 重工程造价合理性。
4.整体方案力求体现设计创新性、技术可行性(含结构效率 和可靠性、可实施性)、美观价值和环境融合度。主体结构的造 型要简洁、明快、通透,附属结构兼具美观和实用性。
附件 2 参赛作品及成果提交要求
参赛选手需要提交参赛作品设计文件册和演示文稿,展示设计概念、结构方案和美学效果。具体内容要求如下:
一、参赛作品设计文件册
(一)作品说明
1.功能分析、设计创意和构思:阐述桥梁的功能布局、外观和造型,以及周边环境互动共存的协调性,乃至如何提升周围景 观和公共空间的美观性;
2.技术分析和方案介绍:技术分析详细描述结构设计、材料 选择、结构承载和结构构造合理性、施工方法等内容,说明中包含简单的经济造价分析;
3.简要受力分析:对结构体系进行概化分析,反映传力路径、主要结构和受力构件的安全与合理性。可根据对作品设计体系的理解,选取 1-2 处关键构件进行局部分析。
材料选择上鼓励使用低消耗和环保材料,体现工业化及预制装配思想,以达到绿色施工要求。
(二)设计图纸
以 PDF 格式提交,一般情况不多于 10 页。以表现作品整体设计构想为目标,包括方案构思演化图、方案平面图、桥梁总体布 置图、主要结构及构造布置(桥梁上、下部结构的控制性尺寸和 构造)。
图纸的表达清晰、直观,有逻辑性。以概念设计深度为宜,能清楚表达关键构造和尺寸即可,尽量减少冗余信息。
(三)效果图
效果图或虚拟现实动画(动画非必须提交项)展示设计成果,反映功能、形式与艺术性统一的美学效果,表现视觉吸引力和美 的感染力。效果图不多于 5 页,须包含俯视图、桥头斜 45 度、侧视图三个角度。
上述参赛作品成果内容合并为一册文件,页面尺寸 A3,设置封面和目录,以 PDF 格式提交。作品说明部分不多于 1.5 万字,采用小四号宋体字(或 10 号 Times New Roman 英文字),段前 0.5 行距、1.3 倍行间距。
二、演示文稿
用于评审委员会审阅的 PPT(16:9),能够清晰地传达设计理念和优势,直观展示设计效果。建议不超过 20 页,包含作品说明、 设计图展示、效果图展示等主要内容。
附件 3 参赛作品评价标准和评分规则
量化评价指标
(权重)
评价标准
评分分解内容
分值
总计
设计理念、创意 和构思(30分)
作品是否体现出新颖性、独 特性的设计概念,将功能、 技术、经济与美观等要求融 为一体,体现出特色和创意, 表现出想象力、创新思维和 探索精神
作品创意和构思新颖,富有创新 思维和想象力
10
30
结构选型合理,将功能、技术、 经济等要求有机融合
10
设计思想简洁明白,体现作品的 优点和特点
10
结构设计可行性 和性能表现
(30分)
结构体系和设计是否满足功 能和性能要求,有对材料、 结构和建设的合理性考量, 体现出结构效率和“最优解 决方案”目标,有较强的可 行性和工程技术水平
结构体系和设计有对材料、结构 和建设的合理性考量,有较强的 可行性
8
30
结构性能优,体现出结构效率
(或经济性)、“最优解决方案” 目标和工程技术水平
8
能在方便施工和耐久性等方面 获得更多价值
7
结构受力分析合理,能准确概化 结构传力路径,并验证结构的安 全与合理性
7
美学设计和效果 图视觉表现
(15分)
桥梁作品是否贯穿了基本的 审美情趣和艺术修养,是否 反映了功能、形式与艺术性 统一的优美形态,富有视觉 吸引力和美的感染力
桥梁作品反映功能、形式与艺术 性统一的优美形态,富有视觉吸 引力和美的感染力
5
15
能够与周边环境互动共存,提升 周围景观和公共空间的美观性
5
效果图投视准确,配景合理,能 充分反映设计特色
5
作品说明和设计 图纸的展示水平
(25分)
作品说明、设计图纸内容是 否齐全完整,是否展示了设 计概念、结构方案和美学效 果,是否生动地描述了概念 设计和创意,是否清晰传达 了设计理念和优势
作品说明内容齐全完整,符合大 赛规定要求
4
25
设计图纸绘制完整,符合要求
4
概念设计和创意描述生动,设计 理念和优势表达清晰
6
说明和图纸结构合理、条理清 晰,突出作品的优点,充分展示 设计概念、结构方案和美学效果
6
计算书表达完整,计算依据、主 要受力(简化)分析交代清晰, 逻辑性强
5
评分结果
(满分100分)
=设计创意和构思+结构可行性和性能表现+美学和视觉表现+作品展示水平
评比额外加分项规则:本次大赛鼓励参赛选手使用国产化软件。中交公路规划设计 院有限公司提供 OSIS 软件免费试用和技术支持,采用 OSIS 软件 进行建模和计算分析并提交相应的计算书的参赛选手,根据成果 优劣考虑加 1-2 分。
软件使用问题联系人:龚循坤 13521977507,或扫描以下二维码添加微信联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