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到offer欣喜若狂?签三方协议时手忙脚乱?实习就业是大学生走向社会的“第一关”,但“违约金陷阱”“社保盲区”“试用期辞退”等法律风险暗藏其中!作为年满18岁的成年人,如何守护自己的职场权益?本期结合真实案例与签约攻略,教你避开“职场第一
课”的那些坑!
法律要点:实习就业必懂的5条“生存法则”
01 三方协议,违约金有限制!
性质:三方协议是“就业意向约定”,并非正式劳动合同,主要约束学生、学校、企业三方。
违约金:仅两种情况可约定违约金:企业提供专项培训(如出国培训)、毕业生违反竞业限制(如签保密协议后入职竞品公司);常见“任意违约金条款”(如“毁约赔1万元”)违法,可要求删除!
02 劳动合同必备条款,少一条都不行!
合同必须明确:用人单位名称、住所和法定代表人;劳动合同期限(分固定期限、无固定期限);工作内容、地点、时间;劳动报酬(需注明“试用期工资不低于转正后工资的80%”);社保缴纳(企业必须缴纳五险,“不缴社保补现金”属违法) 。
03试用期不是“企业试用期”,权益同样受保护!
时长限制:合同期限为3个月-1年,试用期≤1个月;合同期1年-3年,试用期≤2个月;滥用“6个月试用期”且不签正式合同?企业违法,可要求赔偿。
辞退条件:企业以“试用期不合格”辞退你?需举证证明你不符合录用条件(如业绩不达标、简历造假等),否则属违法解除。
04警惕“入职陷阱”,这些要求违法!
收取押金、服装费、体检费(法律规定企业不得向劳动者收取任何费用);要求提供身份证原件抵押(可留存复印件并注明“仅限入职使用”);
签署“放弃社保声明”(即使签字,企业仍需补缴,你可随时向社保局投诉)。
案例警示
案例1: 应届生拒签劳动合同,企业索赔被驳回。
上海学生小林与某公司签订三方协议,约定“毁约赔偿8000元”。入职前小林发现公司实际薪资与承诺不符,拒绝签订劳动合同。公司起诉索赔,法院认
定“协议未约定专项培训或竞业限制”,违约金条款无效,判决小林无需赔偿。
警示:无合法理由的违约金条款,法律不支持!
案例2: 试用期结束前一天被辞退,法院判赔2万元
深圳学生小王与企业签订1年劳动合同,试用期2个月。试用期满前一天,企业以“不符合要求”为由辞退,未举证具体理由。小王申请劳动仲裁,仲裁委认定企业违法解除,判决赔偿2个月工资。
警示:企业辞退需“举证+提前3天通知”,缺一不可!遭遇无故辞退,立即申请仲裁。
案例3:实习时搬运货物时骨折,企业拒赔被起诉武汉学生小吴在物流公司实习,搬运货物时骨折,企业称“实习不属于劳动关系,不负责”。
小吴向法院起诉,法院判决企业承担全部医疗费、误工费共计4.5万元(因企业未购买实习责任险)。
警示:实习协议必须约定“安全保障条款”,入职前确认企业已购买保险!
签约维权指南:从“简历投递”到“入职报到”的避坑攻略
第一步:签约前,做好“三查一拒”!
查企业资质:登录“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核查企业是否存续、有无劳动仲裁纠纷记录;
警惕“空壳公司”等。
2 查合同条款:重点核对“工作地点”、“薪资结构”(是否含绩效、奖金比例) ;口头承诺(如“年薪15万”)需写入合同,避免“入职后变脸”。
3 拒绝违法要求:企业要求“试用期不缴社保”?拒绝并提出“转正后补缴”,否则向有关部门投诉;签署“自愿放弃加班费”协议?无效!法律规定加班需支付1.5-3倍工资,该条款可直接划掉。
第二步:入职后,做好“证据管理”!
1 保存关键文件:三方协议、劳动合同、实习协议(至少保留3年,仲裁时效为离职后1年);工资条(需显示“社保缴纳基数”,发现基数低于实际工资,立即投诉)。
2 应对争议场景:企业拖欠工资超30天?向当地劳动监察大队投诉,或直接申请劳动仲裁;遭遇“劝退”“逼迫离职”?拒绝签署任何“主动离职申请”,要求企业出具书面辞退通知(企业违法辞退成本更高)。
第三步:维权渠道,这些“捷径”要知道!
校内支持:联系辅导员或学校就业指导中心获取帮助;
校外途径:劳动仲裁或法律援助。
下期预告
第八期《恋爱与财产纠纷:520红包是赠与还是
借款? 分手时如何保护权益?》将解析婚姻家庭编,教你在情感关系中厘清法律边界,敬请期待!